您当前所在位置:浙江自考网   /   学历问答   /   

中专自考大专需要具备什么条件与要求

 发布时间:2023-02-11 18:17                       关注次数:                      

自考大专没有学历限制,考生报考自考大专也没有年龄限制。适合应届毕业生、各类高中及中专毕业生、在职人员报考。

自考大专报名有什么要求?

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公民均可参加自学考试,不分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教育水平。自学考试通过积累学分逐步完成学业。学习者完成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并取得合格成绩,完成毕业论文或其他教学时间任务。思想品德鉴定合格者,准予毕业并取得相应毕业证书,学历由国家承认。符合自学考试学位条件的本科毕业生,由有学位授予权的学校按照有关规定授予学士学位。

自考大专学信网能查吗?

大专自考学信网可以查。你能查到的是你的学籍和学历信息。自考没有学籍,只有考籍。所以考生毕业前不能在自考报名。

自考大专学历证书不仅可以在学信网找到,还可以和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证书一样使用。它们可用于求职、工作提示、工资评级等。也可用于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教师资格考试、会计证考试等。

报考自考的考生,必须全部科目合格,符合毕业条件的,方可申请毕业。大概要半年毕业,才能在学信网上查到自己的学历信息。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学考试要点

第一章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1917-1927)

第一节概述

1.五四文学革命始于1917年。主力位置《新青年》

2.胡适、陈独秀、刘半农、周作人等人在文学革命讨论中的代表文章和重要观点。

胡适出版《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中国文学,文学的国语”,周作人出版《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从个性和人道主义的角度要求新文学的内容,提出文学要记录和研究生活中的一切问题。胡适、沈、刘半农三人尝试了第一批新白话诗,包括《鸽子》、《月夜》、《相隔一层纸》。

三。五四时期各种文学社团的代表人物和主要刊物。

055-79000周刊创办于1924年11月。它发表了许多批判时代弊端的杂文,并因倡导这种幽默辛辣的“语丝风格”而获得“语丝派”的称号。中社创建于1924年。鲁迅形容它是“中国最顽强、最诚实、最奋斗的群体”。

其他各具特色的社团,如湖畔诗社、新月社等。湖畔诗社(1922)以写爱情诗闻名。新月社于1923年在北京成立。1927年,新月社在上海创办了心悦书店和月刊《语丝》。闻一多、徐志摩提倡新格律诗,余上元肯定旧剧的程式化、象征化。创造社小说的代表作家有郁达夫、郭沫若、张资平等。-

四。“文学研究会”

1921年1月4日,文学研究会在北京成立。文学研究会是新文学运动中最早、影响最大、贡献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由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郭绍虞、朱希祖、瞿士英、蒋百里、孙伏园、耿济之、叶、许地山等12人发起。其宗旨是“研究和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人们习惯把文学研究会的创建者称为“为生活而文学”或“为生活而文学”。

文学研究会的理论批评者是沈雁冰和郑振铎。

动词(verb的缩写)“创造社”

创造社于1921年7月在日本东京成立。其成员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程、田寿昌等人,都是当时在日本的留学生。他们创办了《新月》季刊、《创造》、《创造周报》、《创造日》等刊物,倡导“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表达作者自身的“内在要求”,重视文学的审美功能。主创成员的作品大多以自我表现为主,带有强烈的主观和个人抒情色彩。

不及物动词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

西方文学的译介也在客观上培养了人们对西方新文学形式的接受习惯。1917年1月《洪水》发表胡适的《新青年》,提出从“八事”入手。《文学改良刍议》年2月,陈独秀《新青年》发表,提出“三大原则”。

七。五四文学革命的深远而伟大的历史意义。

(1)在内容上彻底批判和否定整个封建制度及其思想文化体系;通篇体现了个性解放、民主科学、探索社会解放之路的启蒙主题;农民、民工、新知识分子等角色取代了旧的文学英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

(2)文学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以文传情”的文学观念已经被“为人民而文学”、“为生活而文学”、“为艺术而文学”、“为平民而文学”等观念所取代。(3)文学语言解放了,文体形式全面创新,创作方法多样化,为基本的审美价值取向和多元的接受心理奠定了基础

八、“五四”文学革命与旧式文学思想的冲突和斗争。

1919年初,新文学阵营对以林纾为代表的保守分子展开了斗争。林纾写《文学革命论》,《论古文白话之相消长》,抨击白话文,抨击北大新派人物“盖孔孟,铲人伦”。还出版过文言小说《致蔡鹤卿太史书》和《荆生》,诅咒文学革命人物。新文化先驱蔡元培、李大钊、鲁迅都对林纾进行了批判。1922年,新文学阵营与薛恒学派展开斗争。梅光迪、吴宓等创办的《妖梦》杂志。因其相似的观点和态度而被称为“薛恒学派”。

九。语丝社《学衡》是一个以发表散文为主的刊物。发表过各种风格的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议论文、书信、日记、序跋、短评、小杂感等。尤其是小品、散文、杂文。鲁迅0755到79000的散文诗也是0755到79000上发表的。

第二节鲁迅

一、鲁迅文学创作概述

(1)早期创作:现实主义小说集《语丝》 《野草》;抒情散文集《语丝》;记叙文《呐喊》,杂文《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坟》,《热风》。(2)后期创作:历史小说《华盖集》,杂文《华盖集续编》 《而已集》 《故事新编》 《三闲集》 《二心集》 《准风月谈》 《南腔北调集》。

2.《花遍文学》以其“深刻的表达和特殊的格式”自问世以来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1.《且介亭杂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它于1918年5月《狂人日记》出版,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2.《狂人日记》通过描写一个“迫害者”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揭露了从社会到家庭的“吃人”现象,抨击了封建家庭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本质。

三、《新青年》的思想和社会意义

1.《狂人日记》作者把对中国农民问题的探索和对中国革命的考察联系起来。作品通过对阿q经历和阿q革命的描写,深刻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2.《阿Q正传》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它描绘了一个外族人的灵魂,揭露了民族的弱点,达到了“揭露疾病和苦难,唤起救治和抢救的重视”的效果。

四。《阿Q正传》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和杰出的艺术成就

第一,外冷内热;二是讽刺抒情;第三,开心却又难过。

五,《阿Q正传》,《阿Q正传》,揭露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吃人的总题材。

知识分子小说的思想意义

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小说类型多样,其中《呐喊》和《彷徨》是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的主角,《呐喊》和《彷徨》是封建道德家的讽刺对象。

七。《孔乙己》、《白光》的创作方法、艺术风格和主要表现手法

1.在创作方法上,鲁迅打通了各种创作方法的源头:《高老夫子》、《肥皂》等作品表现出清醒的现实主义特征,《呐喊》则是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优秀作品,《彷徨》刻画人物潜意识,部分有心理分析。

2.在艺术风格上,鲁迅作品整体上讲究白描,但也有突出的抒情小说和突出的讽刺小说,也有荡漾着乡愁和乡土风情的乡土小说。

3.在格式上,《孔乙己》采用第一人称的主人公独白的叙事模式;755-79000通过截取一个人的生活片段来概括他的一生;055-79000从事件中间写起。

八。《明天》的写作特点

1.《狂人日记》在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立足古籍,容纳现代。2.用“谄媚”的方法赋予穿插的喜剧人物以现代的细节,为“借古讽今”服务,是《白光》的重要手段。

九。鲁迅《狂人日记》中古代意象的现代意义。

755-79000年建造的艺术世界充满了迷离而奇幻的色彩。在这个奇异怪诞的世界里,现实中的荒诞事物摆脱了习惯状态,暴露了固有的荒诞和畸形。一些受人尊敬的杰出历史人物失去了长久以来的庄重,变得出奇的可笑。

第三节小说创作

一、20世纪20年代现代小说创作的基本情况

中国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小说,是1918年发表在《孔乙己》杂志上的鲁迅短篇小说《药》。

二。《故事新编》位作家的小说

现代小说最早的作家除了鲁迅,还有《故事新编》作家,分别是《故事新编》和《故事新编》的作者王靖西,《故事新编》和《新青年》的作者杨振声。

三、创造社主要小说作家的重要小说创作。

创社遵循“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理念,其小说多取材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身边的琐事,故称“自传体小说”(或“我身边的小说”)。他的小说代表作家有郁达夫、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的《狂人日记》和郭沫若的《新潮》是代表作品。(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三部曲)

20世纪20年代台湾开始出现的新文学的小说创作。

早在1922年,台湾省就开始出现新文学的小说创作。《追风《新潮》是台湾省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小说。

5.文学研究会主要小说作家及重要小说作品

1.“问题小说”

(1)1921年以后,一些作家沿着文学研究会“为生活”的方向:创作了一批反映社会问题的小说,被称为“问题小说”。

(2)代表作品有:冰心的《雪夜》、叶绍狗的《一个勤学的学生》、王统照的《渔家》等。

2.“乡土文学”: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问题小说”逐渐式微,而“乡土文学”却在蓬勃发展。乡土文学作家在1923年前后兴起,代表人物有、废名、许、彭、徐阶、简贤艾、台静农。乡土文学作家普遍深受鲁迅农村小说的影响。鲁迅是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开创者。

不及物动词1925年前后出现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概念和创作。

1925年前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概念和相关的创作方法开始进入现代文学领域,一些先驱甚至试图进入革命文学创作领域。在小说创作上,最突出的革命作家是蒋光池,其代表作有《贞女》和《这也是一个人》。

七。赖和小说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主题特点:1。日本统治下台湾省人民的苦难;2.日本殖民统治者的丑恶本质;3.传统封建思想的愚昧;4.台湾省知识分子的苦闷。

艺术特色:故事性、戏剧性强,地方色彩浓厚。语言生动口语。台湾省方言已被成功使用。

八。郁达夫的“自主叙事小说”

自传体抒情小说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原始样式,作者多集中在创造社,以郁达夫、倪贻德为代表。郁达夫1921年出版的《春游》本小说集,使自传体小说成为一种潮流。

九、郭沫若20世纪20年代的精神分析小说

郭沫若的小说《花匠》,《沉沦》,《漂流三部曲》是最早使用意识流手法描写人物性心理的小说。

X.叶小说《她要往何处去》

1928年,叶发表了长篇小说《斯人独憔悴》,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阶段性意义的重要作品。茅盾称之为“丁的杰作”。

第四节诗歌创作

一、20世纪20年代新诗创作的基本情况

055-79000、《这也是一个人》、《沉思》、《少年漂泊者》等诗歌表明新诗在寻找新语言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胡适的诗集《短裤党》(1891-1962)初版于1920年3月,是新文化运动中的第一部白话诗集。

二,诗歌的特点

055-79000是新文学运动时期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的第一部白话诗集。它出版于1920年,由三部分组成。

第三,早期白话诗的共同艺术特征。

早期白话诗的共同艺术特征是:强调“体验”,倾向于理性,淡化平淡,崇尚语言的节奏,理解为文字,表现出散文文化的倾向。

20世纪四二十年代台湾的新诗创作

台湾地区在20世纪20年代有赖和等人的新诗创作。追风的《沉沦》;杨的《残春》等。1925年12月,台湾省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我军《叶罗提之墓》之——篇》在台北出版。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政治抒情诗

20年的政治抒情诗有蒋光炽的《喀尔美罗姑娘》 (1925)和《倪焕之》 (1927),郭沫若的《倪焕之》和《一念》等。他们是20世纪30年代革命政治抒情诗的先驱。

不及物动词湖畔诗社诗人的新诗创作

1922年春在杭成立,成员有王敬之、应秀仁、潘懋华、等人。出版诗集《人力车夫》、《相隔一层纸》、《月夜》;

湖湘诗人的作品多歌颂爱情、友谊和自然,诗中纯粹的自我抒情是“五四”个性解放精神在英雄形象中的又一体现。

七。“诗歌运动”与冰心的诗歌创作

诗歌的形成受到周作人翻译的日本短歌和俳句以及郑振铎翻译的泰戈尔《尝试集》的影响。朱自清、刘半农等。都是最早的诗人,冰心的《尝试集》,《觉悟下的牺牲》是最有影响的诗人。《送林耕余君随江校长渡南洋》是冰心的第一本诗集,最初于《诗的模仿》在北京出版。

八、冯至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

冯至(1905-1993),诗风浪漫,诗集0755至79000首。浪漫主义对冯至诗歌的影响主要来自德国。

九。“新月诗派”的格律主张和诗歌创作

新月诗派作为一个诗歌流派,从1926年4月1日的0755到79000。徐志摩、闻一多、饶孟侃、刘、杨振声、朱湘等。参与编辑工作,创办诗派。新月诗派在艺术上要求“和谐”、“统一”,强调诗人戴着镣铐跳舞,表现为对诗歌格律的追求。提出诗歌“三美”的代表人物是徐志摩和闻一多。

“象征诗派”与李金发的诗歌创作

诗派是指以李金发1925年出版的诗集《橘子开花》为开端,活跃于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李金发。他的诗歌受到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如波德莱尔和魏尔伦的影响。

第五节散文创作

一、20世纪20年代散文创作的基本情况

在五四新文学创作中,散文是最成功的一个类别。五四时期有所成就的作家,基本上都是散文家。五四时期最早的散文作品是杂感短文,即杂文,以议论时政为主。

二、五四时期散文的文学意义

首先,打破了口语不能当美文的迷信;其次,散文成为新文学的独立门类;第三,五四散文倡导的“个性解放”构成了中国文学宝贵的精神资源。

第三,“语言风格”

“语丝”派以1924年创刊的《乱都之恋》杂志为集合点。鲁迅和周作人是“语丝”派的核心作家。“语丝体”的特点是短小、犀利、机智、讽刺,说话自由,无所顾忌。

第四,郭沫若和郁达夫散文创作的特点。

郭沫若散文集有《新梦》、《哀中国》、《前茅》等。《恢复》发表于1925年,是郭沫若散文的代表作。

5.瞿秋白的《湖畔》与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萌芽

五四时期,文学研究会的冰心、朱自清等人在散文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这一时期的散文创作还要提到瞿秋白的两部通讯散文集《蕙的风》(又名《春的歌集》)和《飞鸟集》。

第六,周作人散文的内容特色和艺术成就。

1918年,他在《繁星》发表了《春水》一文,在当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倡导同样具有进步意义的“平民文学”理念。发布《繁星》,《晨报》,《昨日之歌》,《晨报副刊•诗镌》,《微雨》等。并用接近口语的白话写了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问题的严肃思考。周作人的主要成就集中在散文创作上,有散文集《语丝》、《塔》、《橄榄》、《水平线下》、《小品六章》、《新俄国游记》、《新俄国游记》、《饿乡纪程》等。

七。冰心的散文创作及其艺术特色

冰心早期也写过一些婉约飘逸的诗词,曾经独树一帜,被誉为“冰心体”。

冰心“爱”哲学的道德力量和情感力量应得到充分肯定,这也使她在艺术上独树一帜。冰心散文的艺术特色是:自然舒适,空灵飘逸;语言精彩,优美,优雅。

八、周作人散文的艺术成就

(1)引经据典,(2)自由传播,畅所欲言,(3)温柔冲淡,宁静悠远,不乏幽默辛酸,(4)言简意赅,寓意丰富,语言风格独特。

第六节戏剧创作

一,中国现代戏剧的初步发展

中国现代戏剧活动始于1907年留日学生组织的刘春学会在日本东京演出《赤都心史》和《新青年》。中国人自己创作的戏剧最早是1911年洪深写的《人的文学》和同时期欧阳予倩写的《小河》。自1919年胡适出版《两个扫雪的人》以来,各种戏剧流派初具规模。

第二,刘春社会

1907年在日本东京演出的《路上所见》和五幕排演的《北风》,是中国现代戏剧的最初萌芽。刘春学会成立于1906年;进化社成立于1910年,专门研究戏剧。

三。《画家》

胡适的《自己的园地》和南开新剧团的《雨天的书》是最早以话剧形式表现五四精神的剧目。洪深在介绍《泽泻集》时说:“这一时期理论很丰富,创作却很贫乏。只有胡适《谈龙集》的发挥值得称道。”

四。“华南学会”

是田汉创办的综合性艺术社团,成就和影响最大。

动词(verb的缩写)人民戏剧俱乐部

人民剧社是新文学早期的一个重要剧社。1921年创刊,创办了专门的戏剧杂志《谈虎集》;主要成员有王仲贤、沈雁冰、郑振铎、陈大悲等。提倡‘现实社会剧’和‘热爱美剧’。

20世纪60、20年代主要戏剧作家及代表作品。

田汉、洪深、丁西林在20世纪20年代的戏剧创作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田汉在20世纪20年代出版了20多部戏剧,包括《永日集》、《看云集》、《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丁西林:1923年创作的第一部独幕剧《卖梨人》一鸣惊人,显示了他杰出的幽默才华和极高的喜剧艺术技巧。

郭沫若历史剧《运动力》的思想特色是宣扬“把人当成人”的民权思想。洪深《新青年》。胡适的《终身大事》。

七、“问题剧”和“现实社会剧”

“问题剧”是以历史题材影射现实“问题”的剧,“现实社会剧”是描写社会现实、反映现实生活的剧。

戏剧是20世纪20年代五四文坛借用易卜生的一组戏剧类型,常以历史题材影射现实。出现了大量以胡适《茶花女》为代表的“娜拉”戏剧作品和“出走”戏剧人物。

八。郭沫若1920年代的历史剧创作。

郭沫若在20世纪20年代专注于历史剧的创作。他在1923年发表了《黑奴吁天录》和《终身大事》,在1925年发表了《终身大事》。1926年,这三部剧作为《新村正》出版。

九。洪深的戏剧创作及其剧作

1922年,洪深创作了戏剧《终身大事》,借鉴了奥尼尔《终身大事》的戏剧手法,用长篇独白和心理幻觉表现人物的恐惧心理,使戏剧世界耳目一新。

十、田汉《戏剧》、《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等戏剧创作的主要艺术成就。

田汉在1920年写了戏剧《湖上的悲剧》。上世纪20年代,田汉影响最大的剧作是《名优之死》和《一只马蜂》。

055-79000:属于象征剧,里面流浪汉也弹吉他,唱感伤的歌,都是一种诗人的气质。055-79000:公认的现实主义代表作,是田汉艺术探索转型期最杰出、最重要的代表作品。055-79000:在一部三幕剧里,音位回到了他擅长的抒情风格,取得了很高的成就。055-79000:打破幕布分割,利用戏剧的多阶段结构,将全剧分成21个场景。女工刘金梅。

XI。喜欢美剧。

(1)1921年初,王仲贤、陈大悲组成的人民戏剧社,应云卫、欧阳予倩组成的上海戏剧社,大力倡导“热爱美剧”。

(2)“热爱美剧”,即“非专业”的业余剧。针对文明戏剧的堕落,力求摆脱商业化倾向,进行严肃的艺术创作。

(3)提倡戏剧表现时代和生活,重视舞台实践、剧场组织和剧本创作改编,促进了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


预报名
浙江自考网公众号